五行大义卷第二-五行大义-肖吉(隋朝)

日期:2023.02.04 发布者:算准网

第四论相生就此分为三段 一者论相生 二者论生死所 三者论四时休王 第五论配支干 

第六论相杂就此分为三段 一者论五行体杂 二者论支干杂 三者论方位杂 第七论德 

第八论合 第九论扶抑 

第十论相克 第十一论刑 

第十二论害 第十三论冲破 

第四论相生就此分为三段 一者论相生 二者论生死所 三者论四时休王 

一者论相生 

经云。天生一。始于北方水。地生二。始于南方火。人生三。始于东方木。时生四。始于西方金。五行生五。始于中央土。又曰。天始生一者。因一而生天。非天生一也。故云。一生二。二生三。三生万物。地生二者。亦因二而生地。因三生人。因四生时。五行皆由一而生。数至于五。土最在后。得五而生五行也。五行同出而异时者。出离其亲。有所配偶。譬如人生。亦同元气而生。各出一家。配为夫妻。化生子息。故五行皆相须而成也。五行同胎而异居。有先后耳。夫五行皆资阴阳气而生。故云。濡气生水。温气生火。强气生木。刚气生金。和气生土。故知五行同时而起。托义相生。传曰。五行并起。各以名别。然五行既以名别。而更互用事。轮转休王。故相生也。颖容云。凡五行相生。谓异类相化。如男女异姓。能至繁殖。若以水济水。不生嘉味。河闲献王问温城董君曰。孝者。天之经。地之义也。何谓也。对曰。天有五行。木火土金水是也。木生火。火生土。土生金。金生水。水生木。木为春。春主生。夏主长养。秋主收。冬主藏。藏者。冬之所成也。是故父之所生。其子长之。父之所长。其子养之。父之所养。其子成之。不敢不致如父之意。尽为人之道也。故五行者。五常也。白虎通云。木生火者。木性温暖。火伏其中。钻灼而出。故木生火。火生土者。火热。故能焚木。木焚而成灰。灰卽土也。故火生土。土生金者。金居石。依山津润而生。聚土成山。山必生石。故土生金。金生水者。少阴之气润泽。流津销金。亦为水。所以山云而从润。故金生水。水生木者。因水润而能生。故水生木也。元命苞云。阳吐阴化。故水生木也。春秋繁露云。东方木。木。农之本。司农尚仁。五谷畜积。司马食之。故木生火。火。本朝司马。尚知。天时形兆未萌。昭然独见。天下既宁。以安君臣。故火生土也。土。君。尚信。因时之威武强御。以成大理司徒。故土生金。金。大理司徒。尚义。边境安宁。寇贼不发。邑无狱讼。则安执法司寇。故金生水。水。执法司寇。尚礼。君臣有位。长幼有序。百工维时。以成岁用。器械既成。以给司农田官。故水生木。两说事义虽别。而相生是同。五行各定形。唯火钻灼方出者。火是大阳之气。温故乃生。钻木出者。还寄托万物耳。如圣人无名。能理万物。还以万物为名。阳气至神。故有隐显。 

二者论生死所 

五行体别。生死之处不同。遍有十二月。十二辰。而出没。木。受气于申。胎于酉。养于戌。生于亥。沐浴于子。冠带于丑。临官于寅。王于卯。衰于辰。病于巳。死于午。葬于未。火。受气于亥。胎于子。养于丑。生于寅。沐浴于卯。冠带于辰。临官于巳。王于午。衰于未。病于申。死于酉。葬于戌。金。受气于寅。胎于卯。养于辰。生于巳。沐浴于午。冠带于未。临官于申。王于酉。衰于戌。病于亥。死于子。葬于丑。水。受气于巳。胎于午。养于未。生于申。沐浴于酉。冠带于戌。临官于亥。王于子。衰于丑。病于寅。死于卯。葬于辰。土。受气于亥。胎于子。养于丑。寄行于寅。生于卯。沐浴于辰。冠带于巳。临官于午。王于未。衰病于申。死于酉。葬于戌。戌是火墓。火是其母。母子不同葬。进行于丑。丑是金墓。金是其子。义又不合。欲还于未。未是木墓。木为土鬼。畏不敢入。进休就辰。辰是水墓。水为其妻。于义为合。遂葬于辰。昔舜葬苍梧。二妃不从。故知合葬非古。然季武子云。自周公已来。未之有改。诗云。谷则异室。死则同*。盖以敦其义合。骨肉同归。水土共墓。正取此也。又以四季释所理归于斯。高堂隆以土生于未。盛于戌。壮于丑。终于辰。长为水土墓。故辰日不哭。以辰日重丧故也。袒踊之哀。岂待移日。高堂所说。盖为浮浅。其生王意。又别是一家。五行书云。土虽有寄王于火乡。生于巳。葬于辰。然土分王四季。各有生死之所。辰土。受气于申酉。胎于戌。养于亥。生于子。沐浴于丑。冠带于寅。临官于卯。王于辰。衰病于巳。死于午。葬于未。未土。受气于亥子。胎于丑。养于寅。生于卯。沐浴于辰。冠带于巳。临官于午。王于未。衰病于申。死于酉。葬于戌。戌土。受气于寅卯。胎于辰。养于巳。生于午。沐浴于未。冠带于申。临官于酉。王于戌。衰病于亥。死于子。葬于丑。丑土。受气于巳午。胎于未。养于申。生于酉。沐浴于戌。冠带于亥。临官于子。王于丑。衰病于寅。死于卯。葬于辰。孝经援神契云。五行。土出利以给天下。龟经云。土。木动为辰土。火动为未土。金动为戌土。水动为丑土。又云。甲乙寅卯为辰土。丙丁巳午为未土。庚辛申酉为戌土。壬癸亥子为丑土。凡五行之王。各七十二日。土居四季。季十八日。并七十二日。以明土有四方。生死不同。此盖卜筮所用。若论定位王相。及生死之处。皆以季夏六月为土王之时。礼记云。中央土在季夏之后。此则岁之半。处四时之中央。天社。地神。人鬼。又并在未。坤亦在未卦。主于土。故云。土德于未。终于丑。易曰。西南得朋。东北丧朋。此则明土王定在于未。墓定在辰也。五行皆以父母临官中生者。取其盛壮能生养义。唯金在火中生者。巳中有方壮之土。能生金也。金非火不革其形。故金在火位中生。又云。金生鬼中者。金父土戊己。寄治丙丁。父不能独养。要须母也。金在南方值己火。金得火方化。金化而水生。戊己土有化生之水。则金不畏火。己含水气。则金之继母也。五行皆以葬后之月而受气者。以其死还复生。神气不绝故也。 

 1/7    1 2 3 4 5 6 > »

771
13

上一篇:五行大义卷第一-五行大义-肖吉(隋朝)
下一篇:五行大义卷第三-五行大义-肖吉(隋朝)

五行大义卷第五-五行大义-肖吉(隋朝)

第二十论诸神 第二十一论五帝 第二十二论诸官 第二十三论诸人就此分为二段 一者论人配五行 二者论人游年年立 第二十四论禽虫就此分为二段 一者论五灵 二者论三十六禽 第二十论诸神 诸神者。灵智无方。隐显不...

五行大义序-五行大义-肖吉(隋朝)

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夫五行者。盖造化之根源。人伦之资始。万品禀其变易。百灵因其感通。本乎阴阳。散乎精像。周竟天地。布极幽明。子午卯酉为经纬。八风六律为纲纪。故天有五度以垂象。地有五材以资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