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通赋注解
《明通赋》是宋代徐子平所写,距今约有一千年的时间;
很多人习惯性的称呼八字算命为子平法(禄命法是另一种体系),这也只是大家的一种约定俗成;实际上八字算命并不是徐子平发明出来的,他是一个宋代的命理学家,他所收集、整理出版的书,非常幸运的留存了上千年,而近代研究命理的人士,几乎人人都读过他的书,所以他的知名度很高。实际上,我们从这篇赋文就可以体会得到,宋朝时候的命师,八字论命的技法就已经相当成熟了,往后因为资料大量遗失,文化断代,整体水平却越来越差。
明通赋就是宋代子平法的代表作之一,内容扎实,没有虚言,非常适合八字入门以后的进阶学习使用。
明朝《三命通会》的编者万民英曾为此赋文做过注解,不过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了,初学者读起来可能还是会感到吃力。
为了方便阅读理解,作者依照原文再做一次简单的白话注解分享出来。
另外再提一句,古代人写命书,对于富贵吉凶,常有用词夸张的习惯,类似“功名盖世”“黑头宰相”,看到这种地方,我们仅认作“吉祥”就可以了,而遇到“夭、贫”“不埋人”之类的负面词语,不宜照原文所说去理解,只认作“不吉”就可以了。。
个人水平有限,若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。
(下方加粗字体为原文)
明通赋
东海徐子平撰
太极判为天地,一气分为阴阳,流出五行,化生万物。
为人禀命,贫富富贵由之。术士知机,吉凶祸福定矣。
八字论命自古以来都是贴近民生的、比较“庸俗”的学问;
说得简单一点,就是看人能不能够发财,有没有事业可以做,或者会不会倒霉,有没有意外,追求是“富”和“贵”,以及趋吉避凶。
凡看命,以日干为主,统三元而配合八字干支。
子平法的特色是以日柱天干为主(简称日干、日主),其他的七个字皆围绕日干产生五行生克关系,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,来推断人命的吉凶祸福。
三元:天干、地支、支中藏干。
论运者,以月支为首,分四时而提起五行消长。
如果要推算人的运气,要重点观察月份;
大运是从月柱起出来的,人所出生的月份和大运的走向,决定了命局里五行的静态、动态强弱变化,而这种变化,就是所谓的运气,它会直接影响人的一生。
向官旺以成功,入格局而致贵。
子平法是以财、官成格局为主要富贵指标。
官印财食为吉,平定遂良。煞伤枭败为凶,转用为福。
子平法把十神分成了吉、凶两组:
正官、正印、财、食神这四个是吉神;
吉神如果成了格局,就是平安、吉祥的命。
七杀、伤官、偏印、劫财四个是凶神;
凶神如果能够转化为我(日主)所用,也有福气,不能一见凶神就认为完全不吉。
全备藏蓄于辰戍丑未,长生镇居于巳亥寅申。
五行藏于辰、戌、丑、未这四个墓库里;
五行长生在寅、申、巳、亥四个地方。
子午则成败相逆,卯酉乃出入郊互。
如果以季节论,子、午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两个极点(冬至、夏至),而卯酉在这中间处于寒暑转换郊互之地(春、秋)。
支干有不见之形,无中取有。节气存有余之数,混处求分。
宋代时期所使用的支中藏干规则,与我们现代所用的规则是有区别的,那个时候月支由谁当令是要看命主出生在月份内的哪几天;而我们现代的支中藏干规则是到了明代以后才确立下来,这一条仅供参考。
善恶相郊,却喜化恶崇善,吉凶混杂,至怕害吉添凶。
如果吉神与凶神在命局并存,就需要把凶神给去除掉;
若是相反,吉神被克去,而凶神却得到了加强,就很不吉利了。
(这一条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所谓的“病药用神”法则)
是故得局朝元,非富则贵,犯垣破局,非夭则贫。
上一篇:五言独步-三命通会-万民英(明)
下一篇:命理名赋:玉井奥诀(注解)
金木间隔-三命通会-万民英(明)
金木间隔经云:木若逢金间隔,作两府之官。木无金,终不成器。如杨博尚书:己巳、庚午、乙卯、庚辰,乙坐卯自旺,生于午,得两庚间隔,成器,故贵极品。...
六癸日癸亥时断一-三命通会-万民英(明)
六癸日癸亥时断六癸日生时癸亥,禄马飞天临旺神;不见官星兼惹绊,必为贵格异常人。癸日癸亥时,禄马飞天格,癸水亥健旺,癸用戊为官,丙为财,亥中丙戊俱绝,癸无财官,却亥去冲出巳中丙戊,飞来就癸为财官,柱无戊己惹绊及官星破禄,若见庚...